智慧城市,大有可为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各地智慧城市建设,强调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,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”“让城市治理更智能、更高效、更精准”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,“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”,大力推动城市“治理增效”。
城市,因智慧而改变。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城市也进化出聪明的“大脑”,赋予当下和未来更多可能。
智慧城市的相关理念与实践,已然融入日常生活。仅凭一部手机,就能实现购物、点餐、乘车、就医等,带来便捷高效。智慧,让我们习惯成自然,日用而不觉。
智慧之利,不止于此。作为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特征之一,智慧尤其能够发挥正外部性,助益其他方面:看创新,智轨电车、无人驾驶飞行器等接连问世;看宜居,好房子建设正酣;看美丽,智能设备应用于清扫、灌溉,服务环保绿化;看韧性,特种机器人在管网检测、消防救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;看文明,市民服务热线等政务平台协调联动,化解急难愁盼,增进社会和谐……智慧,正全方位赋能城市发展。
智慧城市建设,需要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、拓展应用场景、丰富普惠服务,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“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,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、耐心、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”,积极借助科技力量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。
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